文章最后更新时间:2022年05月28日
在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下,如何保障学子们的安全,顺利参加高考? 教育部表示,上海、北京、吉林、天津等地高考小组试点工作采取了针对性保障措施。
——上海
精密分类组试验
上海将统一设立集中隔离试验所,用于尚处于集中隔离状态的确诊、无症状感染者或核酸检测异常考生试验。 集中隔离试验站已按方舱医院标准改造,搭建300张床位,配备医疗保障,并参照标准化试验站建设标准安装视频监控和无线信号屏蔽器。
“数字哨兵”帮助防疫筛查
上海将在高考中运用大数据技术支持疫情信息审核,通过市大数据中心核查考生申请代码状态。 通过“数字化哨兵”系统提供的防疫预警功能,全面筛查考生核酸检测结果等健康防疫信息,尽早掌握特殊考生健康状况。
“气泡式”闭环管理应对极端疫情
据悉,临近考试,上海疫情较严重时,将对全体考生和考试人员进行全过程“气泡式”闭环管理。 居住地和考点分别为“小泡沫”,以“专人专车闭环运输”的形式将两者连成一个“大泡沫”。 相关人员在气泡内严格活动,与其他社会方面的人“零接触”。 考试当天,考生由专车转运至考场,考试结束后24小时核酸报告由专车转运至居住地。
——北京
实行“三个百分之百”
北京市提出了“三个100%”的业务要求。 一线考试人员100%进行接种疫苗,全体考生和考试人员48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,全体考生100%进行考前14天的健康监测。 严格执行考生和试验人员健康码、时间表码、核酸检测结果检查、入场体温检查、试验场所消毒通气、试验期间戴口罩等各项防疫措施。
配备防疫副主查和专职防疫人员
各试验点配备防疫副主查和专职防疫人员1名,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和突发情况处置。 同时配置常规试验场、预试验场、隔离试验场及预试验场、救治场所试验场、集中医学观察场所试验场等特殊试验场。
——吉林
加强应急处置
试验期间,吉林省卫健部门在每个试验点至少派驻3名医务卫生人员,以1名熟悉试验业务疫情防控工作的疾控人员为防疫副查,包括1名具有新冠肺炎识别、处置能力的医务人员和1名具有咽拭子采集能力的医务人员。 同时,安排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。
考点常驻心理咨询教师
每个考点派驻2名心理咨询教师,缓解考生因疫情发生的焦虑、烦躁。 公布高考信访咨询电话,为留守外省和封杀隔离考生提供必要的咨询、求助渠道。
——天津
云”看考场
各试验区增加空调设备维护,清洗、消毒通风系统,营造清凉健康的试验环境。 通过网络等公开考场分布图,考生无需前往考场现场,提前熟悉并安排时间和路线,在考试当天到达考场后顺利进入考场,不得聚集在考场。
把滞留的考生分类处理
对因疫情滞留外地的考生,经研究认为可以流动的,通过省际协调,采用闭环管理“点对点”送检。 对确实因隔离管理而不能回国的考生,明确试卷安全保密、运输、小组考试、考生管理等任务和责任,确保考生在外省顺利“参加考试”。 对确实不能提前14天回国的考生,制定自驾游政策,根据考生居留经历,经过综合研判安排在隔离预备考场或独立考点参加考试。
声明:如果有侵权内容、不妥之处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。敬请谅解!